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法学专业真题练习答案供考生参考,希望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研究生专业的相关信息,可以咨询在线老师。
一、简答
1.公序良俗原则
【答】《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包括政治的公序和经济的公序。政治的公序主要是保护国家和家庭的公共秩序。经济的公序包括指导的公序和保护的公序。良俗即善良风俗,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般道德或基本伦理要求。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具有维护社会一般利益以及 -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民法规范的禁止性规定不可能涵盖一切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和道德秩序的行为,因而需要依据公序良俗原则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以处理民事案件。
二、论述题
1、1982年宪法公民权利义务的特点
【答】1982年宪法以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宪法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基本权利体系作了较大的调整,基本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基本权利保障体系。其基本特点表现在:
第一,为了突出地表示基本权利在宪法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由第三章提到第二章,位于总纲之后,国家机构之前合理地处理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协调关系。宪法结构的这种变化,同时表明了政治秩序中基本权利所具有的价值与普遍的约束力。
第二,重新调整基本权利体系增加基本权利内容。1982年宪法政消了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关于公民有罢工自由的规定,增加了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退休人员生活受保障、残疾公民受物质帮助等权利规范了基本权利的内涵。
第三,强调基本权利的实现条件。1982 年宪法坚持了基本权利的价值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注重从法律和物质上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如为了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宪法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为了保障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刑法第二编分则第四章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在规定基本权利的同时,宪法确定了相应的物质和法律保障,使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现实基础。
第四,体现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并重原则。强调权利与义务- -致性原则。在基本权利与义务价值取向上,1982年宪法坚持基本权利与义务并重,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完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按照1982年宪法的精神,基本权利的行使与基本义务的履行具有同等价值.义务的履行是实现权利的必要环节与不可缺少的形式。